我從小時就有寫日記的習慣。 中學的時候, 我獨個兒便跑到加拿大來念書。那時,長途電話是非常昂貴的;所以, 來往書信,是我當年常做,平常猶如吃飯般的一件事。每週最高興的,就是莫過於收到家人及同學的來信。寒冷,寂寞的留學生日子,都就在這等待,盼望來信時,及拿著原子筆埋頭回信時,悄悄地在我身旁流逝。
到大學時, 我也有在一份中文校園月報定期寫過一些小東西。出來工作以後,儘管生活忙錄,要為各種事情奔波,我仍然有斷斷續續地在日誌上記載了有感而發的生活點滴;直到最近我由原稿紙搬家到網上繼續寫為止。
我有很多朋友早就在網上寫東西:旅遊的,生活享受的,談生兒育女的,宗教有關的等等。這也曾經令我蠢蠢欲動,想學學他們在網上暢所欲言一番,玩兒玩兒過隱一番。但是, 卻一直找不到寫作提材和動機。與此同時,大部份的朋友,也在短暫熱情過了後,網上的文章也一拼凍結。這個隨波逐流的玩意,我興幸到最後也沒有盲目跟隨。為了跟風,或一時之興而寫, 寫的東西大慨也會較空洞,難有共鳴。
哪,今天我在網上有這個blog 是什麼原因呢?
我在網上寫blog,其實沒有奢望擁有讀者。我只是把我一直以來的習慣,來一個向時代邁進的方式來演繹。當然,在網上寫東西,我選詞會更嚴謹,不能草草了事。還有,我一定要有更嚴厲的寫作操守。寫的東西雖是個人的,但正因為網址是公開,那寫作的博客一定要對社會有責任。我寫的小東西雖不至於造就社會,造福人群;但絕不可以絆倒別人,影響公眾安寧。
為了盡量能像以往一樣,把最真我的感覺寫下,我沒有把這個blog 告訴朋友,或把它放到Facebook上。這個網頁,我只有告訴過幾個密友,讓他們給點意見。所以,如能在這裡有緣與你遇上,這也算是點緣份吧。如我有幸擁有讀者,就請讓我在此對讀者們說聲感謝。
2013年4月9日 星期二
訂閱:
張貼留言 (Atom)
2020 回顧2021展望
很久沒有寫blog了。應該說, 我開了好幾個題目,都只寫了一半就停下了。是懶惰,是文筆枯乾,還是方便的拿疫情來做藉口? 2020年,想大家都應該很想它快一點過去。 2020年,在疫情蓋3/4下,我有所作為? 所謂作為: 1. 騎車多了--今年幾乎不下雨的日子,我都逼到自己去騎車。...
-
一年最怕要跟自已清算。一清算,總是發覺原來自已沒有好好抓緊光陰,對自已又太寬容了。我找到年初跟字已立下的目標,現在又是時侯跟自已交脹了。 年初目標: 1. 年終考二胡六級試 2. 除考試曲目外, 背下一首喜歡的曲子,完完整整的一次過拉下來 3. 能學會游泳的正確轉...
-
韓國的護膚品是出了名的。在首爾的街道上,到處也可以找到護膚品店。店舖之多可大概可比美隨處必有一間的便利店。這些護膚品店包裝得花姿招展,又有美女大賣廣告,大概沒有女生可以抵擋這誘惑不進去梃梃。一進去,看到包裝美論美渙,漂亮別緻,林林種種各式各樣的化妝護膚產品,真的很難不拿走一兩件據...
-
我很像還沒有機會跟你好好認識,也很像未曾靜心欣賞過你;你,卻在我身邊無聲無色地稍稍溜開。你來的時候,我很像答應過你很多事宜,應許過多少盟約;到今天,我實踐了多少?對現了多少? 在你離開以前,我還可跟你說什麼?是無怨,無悔,還是悔恨交雜,無言以對? 在你離開以後,我將要怎樣去向前...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