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8年11月18日 星期日

聽指揮的話

轉眼又到年底,我在BC中樂團呆的第二個年頭又差不多撐了一季。最近樂團多了幾位由國內來的二胡專業手。我想,像我這些在二胡路上只由幾年資歷的“小伙子“們,大概可以收拾包袱回家去了。當然,這是消極的想法。有這些專業的高手在,觀眾有耳福了。感謝指揮和團長們對我們這些二三流的業餘樂手沒有厭棄,還多多的包容耐心教導。樂團內的團員來自五湖四海:從國內,台灣,香港還有這邊土生土長的。團員的樂器年資,除了專業的玩了一輩子以外,很多也玩了不短日子。起碼在二胡部門那裡,有很多位都是從BC中樂團建立時就一直在。BC中樂團建立了超過二十五年了,一些從BC中樂團附屬青年團過來的少男少女早已變成了成人,也有些由當日的中年人變為了花甲人仕。當然也有像我一樣的學了幾年,從樂器年資上來說只算的”小朋友“的人士。

我來樂團的時候,正因為從來沒有合奏的經驗,學習心態就像一塊大海綿(blank slate),樂團內發生的跟音樂的每一件事對我來說都是非常新鮮和敏感,指揮說的每一句我會紀錄在樂譜上,回家後還會作筆錄補充。在我過去年每週攜帶着筆和螢光筆,一字不漏的紀錄下指輝所說的同時, 我發現(起碼是二胡部裡)會和我一起紀錄指揮所提示或要求的成員不多;好幾次,指揮要求團員拿筆寫下重點(樂團其實已有提供一筒筆給我們使用),好幾位還不為所動,沒有什麼反應。我很不惑:如果是專業樂手,因為技術高明不用寫下每個說明,我會理解。但是如果是業餘水平的團員,為什麼不紀錄下指揮的提示?是因為在樂團已呆了很長時間變了“老司機”就不用做筆錄嗎?相反地,如果在樂團的呆的很多年的時間,有豐富的演奏經驗,不就應該拉的很有水準嗎? 但是,根據我聽我二胡老師所說,業餘當中除了某幾位拉得比較好外,餘下的都不太怎麼樣。

五月份演奏會最後彩排時,指揮因為我們二胡在拉快部份沒有對上節奏,重覆練習了好幾次,但是我們還是越拉越快,遠離節奏;指揮發現了好幾位團員完全漠視她打拍子(大概是按自己的高漲情緒去演繹)。指揮無奈之下要點名要求團員把譜架位置提昇“方便”團員用餘光瞄她。二胡部門耽誤了全團人,休息時我聽到別組成員無意的閑言閑語,作為二胡成員,我心理不好受。

是不是日子久了,一切都變得熟悉了,就不用附上一百分?是不是年長了,就可以把自己的要求降低?日後到我拉了二十多年以後,會不會跟像今天樂團裡的前輩一樣,再沒有意欲去提升自我?

我認識的前輩當中, 有幾位是活到老學到老,令人敬佩。但他們都是外國人。這是文化的差異嗎?中國人大都喜歡“似老賣老”嗎?我今天寫下這話,沒有打算去評論樂團裡某些人。我自己的二胡水平如何,在樂團的資歷如何,憑什麼去批判別人呢?我只想提醒今天,明天,後天和大後天的自己,要引以為鑑,千萬不要讓日後的自己變成為我今天不為認同的人。

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

2020 回顧2021展望

很久沒有寫blog了。應該說, 我開了好幾個題目,都只寫了一半就停下了。是懶惰,是文筆枯乾,還是方便的拿疫情來做藉口? 2020年,想大家都應該很想它快一點過去。 2020年,在疫情蓋3/4下,我有所作為? 所謂作為: 1. 騎車多了--今年幾乎不下雨的日子,我都逼到自己去騎車。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