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在去年2013年底,路經北京的時候,曾往后海裡跑,嘗試去尋找那胡同窄巷裡老北京的感覺。那時的京城天氣已經相當冷,我披着厚厚的大衣,裹着頸套,仍然感覺到寒氣咄咄逼人。在夜幕剛底垂,人潮還熱鬧的胡同裡,我碰到一位瞎眼老人。他蹲在一個避風的角落裡,拉着他的胡琴。他的腳踝徬,站着一個中空鐵罐。
老人家大概是拉着某首京曲,口跟着調唱着;膿膿轉舌的北京口腔,我沒法聽懂。我躲在不遠的街角,聽著他那蒼涼的歌聲,偷看著那他滿佈皺紋,沒有眼珠的臉(縱使老先生看不到我,我卻無法直視他,生怕對他有失尊敬);眼目最後落在他那破舊不堪的胡琴上,心裡隱隱作痛。
看著這位老先生,我想到我們同樣是瞎眼的民間二胡老師孫文明及阿炳先生。我想起他們因為眼疾,一生飽受人間欺凌,顛沛流離,坎坷困苦,賣藝街頭的人生。我往老先生前去,恭敬的在罐中投下錢幣,然後隱隱的離去。
我想,有一天,當我學習兩位老師的代表作,“流波曲”和“二泉映月”時,會否因而更有感受,更有透徹的體會呢?
(在我facebook「胡安攝影舞台」的photo page上, 我曾上載了那晚我拍下老先生拉胡琴的一刻。從攝影技巧上,那幅照相有很多拍的不好的地方;但,我在尊重老先生的大前題下,我就只能在迅速之間匆匆用鏡頭記下那感受,實在沒法去關注什麼快門,光圈等技巧。)
但願那位老人家,及普天下間的殘疾街頭藝人,每晚都有飽飯吃吧。
2014年4月11日 星期五
訂閱:
張貼留言 (Atom)
2020 回顧2021展望
很久沒有寫blog了。應該說, 我開了好幾個題目,都只寫了一半就停下了。是懶惰,是文筆枯乾,還是方便的拿疫情來做藉口? 2020年,想大家都應該很想它快一點過去。 2020年,在疫情蓋3/4下,我有所作為? 所謂作為: 1. 騎車多了--今年幾乎不下雨的日子,我都逼到自己去騎車。...
-
一年最怕要跟自已清算。一清算,總是發覺原來自已沒有好好抓緊光陰,對自已又太寬容了。我找到年初跟字已立下的目標,現在又是時侯跟自已交脹了。 年初目標: 1. 年終考二胡六級試 2. 除考試曲目外, 背下一首喜歡的曲子,完完整整的一次過拉下來 3. 能學會游泳的正確轉...
-
韓國的護膚品是出了名的。在首爾的街道上,到處也可以找到護膚品店。店舖之多可大概可比美隨處必有一間的便利店。這些護膚品店包裝得花姿招展,又有美女大賣廣告,大概沒有女生可以抵擋這誘惑不進去梃梃。一進去,看到包裝美論美渙,漂亮別緻,林林種種各式各樣的化妝護膚產品,真的很難不拿走一兩件據...
-
我很像還沒有機會跟你好好認識,也很像未曾靜心欣賞過你;你,卻在我身邊無聲無色地稍稍溜開。你來的時候,我很像答應過你很多事宜,應許過多少盟約;到今天,我實踐了多少?對現了多少? 在你離開以前,我還可跟你說什麼?是無怨,無悔,還是悔恨交雜,無言以對? 在你離開以後,我將要怎樣去向前...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